天气骤然变冷,给健康带来了考验,寒冷和干燥成为很多疾病复发和发作的“温床”。连线急诊科主任周荣斌,为您详解降温天哪些疾病易高发?我们该如何,安然度过数九寒冬?
心脑血管疾病
寒潮刺激会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容易造成患者血压波动。这就容易导致、以及梗塞等危险。尤其是本身曾患有、心梗、脑梗等疾病的患者,更易因气候变化而旧病复发。
小提示:心脑血管病人和高危人群要尽量少出门,减少或停止晨练。倘若非出门不可,需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注意头部保暖。另外,在家中要适量运动,多喝白开水,以降低血液。食上,要少饮酒,忌食生冷食物,注意膳食平衡。情绪上,尽量保持平静,不大悲大喜。当然,需要按照医嘱定时服药。
寒冷天气下,、流感老慢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老年人和儿童更是易感人群。
小提示:家中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日常饮食要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出门最好戴上口罩,避免细菌病毒从口进入体内,穿衣需薄厚适度,不宜捂出汗,否则更易患上感冒。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回家后马上用肥皂洗手,不用脏手抠鼻子。平时还可以辅以一些食疗方提高抗病能力,例如喝鸡汤、吃等,都对提高身体力大有裨益。
除了本身就有关节炎的患者之外,正常人在寒冷天下下,也会偶尔感到关节不适,例如、颈椎和疼痛等。
小提示:外出时最好关节保暖,戴上围巾呵护颈椎部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全身保暖;不穿低腰裤,穿长款大衣,盖住腰椎部位;不穿短裙、短裤和丝袜,保护膝关节。有必要的人群,不妨戴上护膝、护腕。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如果没有,最好泡到膝盖部,催进血液循环,同时起到保护关节的效果。
气候干燥,表面油脂不足,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在北方,还时常伴有大风和沙尘,皮肤极易变得粗糙,甚至引发皲裂。
小提示: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水不宜过热,时间不能太长。洗澡时最好别用碱性,并且洗完之后要使用比较温和的。平时洗脸时,最好用温水,选用保湿性强的品。如果皮肤本身就比较干燥,可以自制燕麦,舒缓滋润肌肤。
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主要出现在手部、足部、郭、面颊等部位,我国每年约2亿人受冻疮困扰。
小提示:对易生冻疮部位注意保暖,坚持用冷水洗手,提高抗寒能力。穿宽大舒适、透汗性强的鞋,保持脚部干燥。如果已经生冻疮了,不妨试下以下民间偏方。煎水30分钟后去渣,热洗患处,每天一次。生火上烤热,切涂抹患处。每晚先用热水洗患处,再用皮涂抹,每日一两次。
外伤
气温骤然变冷,人体肌肉受到寒潮刺激,容易变得,导致身体不灵活摔跤造成外伤。在降雪地区,路面湿滑,也极易造成摔伤。
小提示:老年人尽量不要在寒冷天气外出,如果非要出门,需提前做好热身活动,把手脚都活动开。当然,最好有亲人陪伴,这样也能减少外伤风险。而对于其他人群,冬季最好也坚持锻炼,推荐慢跑这种运动方式。
如何提升御寒能力
1.多运动多出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方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而定。
2.早上床睡足觉:早睡以养阳气,冬季要保证充足睡眠,才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提高身体的抗病抗寒能力。
3.巧进补养身体:冬季应为养肾的季节,隆冬进补可使身体更强壮,少生病。阳气偏虚者可选、等;气血双亏者可吃、等。不宜吃生冷者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等。
4.护好脚全身暖:足部受凉易引起感冒等,所以要格外注意脚部保暖。坚持每天用热脚,最好同时刺激双脚穴位;每天步半小时;坚持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5.喝热养阳气:冬季喝茶以红茶为宜,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增强身体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