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生活中的儿童颅咽管瘤治疗详述

发布时间:2018-04-2458023次浏览

小张和小王结婚3年,恩爱有加,渐渐怀了孩子,足月妊娠,顺产出一个漂亮可爱的男婴,取名叫跃跃。两口子甭提多乐呵了,一心扑在孩子的养育上。可是,随着跃跃的逐渐长大,两口子越来越发现,孩子的个子比同龄孩子要小,反应也较慢,性情内向,不爱说话。

小两口以为是孩子发育的个体差异,没当回事。等到6岁那年,孩子常说头痛,眼睛看东西不太清楚。这下,小两口害怕了,就近找了家医院,医生开具了头颅CT(也叫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颅内有个阴影,建议他们尽快带孩子到省城大医院去诊查治疗。

小张和小王惊呆了,立即带孩子到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贺晓生教授那里就诊。贺教授详细了解了小跃跃的症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跃跃个子矮小,反应迟钝,寡言少语,头颅较大,孩子向前方注视时两眼侧方余光所能看到的范围比正常小。贺教授看了跃跃的头颅CT片,发现孩子颅内垂体与两侧视神经之间长了个东西,遂建议孩子父母带跃跃去进一步做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贺教授看了MRI结果片子,下了诊断。孩子脑子里长了个东西,是一种先天性肿瘤,叫“颅咽管瘤”;此瘤虽属良性,但影响孩子的发育和视力,必须早期手术治疗。

头颅MRI检查

跃跃的爸爸妈妈,如遇青天霹雳,欲哭无泪,竟不承认这样残酷的现实发生在无辜的小跃跃身上,孩子以后咋办呀?万般的后悔对孩子的异常表现疏于重视,耽误了治疗。甚至相互埋怨,争执不休。

贺教授极力安慰着悲痛无奈的小两口,耐心说明了儿童颅咽管瘤的发病情况,如何治疗,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后期问题。看着贺教授中肯和权威的解释,跃跃的父母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遵从教授的建议,带孩子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颅咽管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跃跃的父母实难理解。贺教授又给予了深入解释。

颅咽管瘤——儿童常见的颅内良性先天性肿瘤

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据资料统计,我国人群中颅咽管瘤的发病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7%~6.5%;其中,70%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

颅咽管瘤为胚胎残余组织肿瘤,起源于原始颅咽管残存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为良性。瘤体生长缓慢,孩子的异常不太明显,很难被家长发现,部分患者就诊时瘤体已相当大。这种瘤子多为囊性,部分为实体性,或囊性与实体相混合。头颅CT及MRI是目前明确颅咽管瘤诊断的最基本影像学资料,经济花销也不过千元。瘤体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脑组织比邻,随瘤体生长增大,这些结构逐渐受压,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当瘤体压迫垂体时可造成内分泌异常;压迫视神经时,导致视力、视野改变;压迫额叶和颞叶脑组织时出现智力、性格障碍,甚至诱发癫痫;堵塞第三脑室时引起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颅咽管瘤发生在鞍区垂体柄上,周围有双侧视神经、双侧颈内动脉、视交叉、终板,瘤体发展增大可压迫损伤这些结构。

儿童颅咽管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儿童颅咽管瘤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发育异常,视力下降;但由于孩子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描述能力有限,极易被家长忽视。颅咽管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效果极为关键。尽管现代医学科学高度发展,通过CT和MRI几乎可明确诊断, 但父母对孩子的密切观察,仍不失为儿童颅咽管瘤早期发现的关键。

孩子表现出以下征兆,家长、亲属和其他监护人应予以高度重视:

兆1:身体和智力发育异常

在儿童颅咽管瘤中,2/3患者早起出现内分泌紊乱症状,比如:多饮、多尿、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向心性肥胖(即脊背浑圆敦实、腹部脂肪堆积),也有骨瘦如柴者。如果是男性青少年发病,性器官可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或不明显。贺教授说:“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异常,无管怎样都得引起家长、亲属和幼儿园或学校老师的注意。及早带孩子到医院神经外科或小儿科就诊,常会早期发现颅咽管瘤的可能存在”。贺教授的话,既是建议,更是告诫。

A:个子矮小;B:体质消瘦;C:向心性肥胖

征兆2:视力、视野改变

儿童颅咽管瘤中,以视力视野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并不少见,约占颅咽管瘤的60%~80%。由于肿瘤大小、形状、生长方向不同,对视觉通路压迫部位也就有别,临床表现各异。详细的视力和视野检查,可以推测颅内病变的可能。视觉通路最常受颅咽管瘤压迫和损伤的,是两侧视神经和两侧视神经的连接部位(也称视交叉),表现为双颞侧(两眼外侧)盲区增大,故又称颞侧偏盲。一侧或双侧视神经受压逐渐加重,可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甚或完全失明。婴幼儿常难以叙述视力和野情况,加之对医生检查不予合作,其异常表现和体征多难被发现。

贺教授说:因为孩子视力减退,许多家长常常带孩子去眼科检查。由于家长或少数非专科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没有考虑到颅咽管瘤的可能,常使本能早期诊治的问题,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征兆3:颅内压增高

脑内充满着清亮无色透明的液体,叫做脑脊液,起缓冲震动保护脑子不受影响的作用。脑脊液不断产生,沿着自然通路,进入脑池系统,而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被吸收掉。脑脊液产生和吸收,维持动态平衡。颅咽管瘤可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脑室扩张,颅内压增高,临床称作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减退等。部分患儿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对婴幼儿,由于其颅骨较薄,骨缝尚未毕合,可出现颅缝裂开,头颅增大。严重时,孩子出现意识障碍,表情淡漠或嗜睡,少数可进入昏迷状态。

 儿童颅咽管瘤治疗

贺晓生教授说,“一般而言,除少数发现较早、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的颅咽管瘤患儿,可接受观察或非手术放射治疗外,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术是目前的首选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保证患儿生命和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型医院都具备有条件良好的神经外科,技术和设备不断趋于精密,微创神经外科的理念和技术也不断普及和深入。由于颅咽管瘤切除术所涉及的区域密布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等结构,这就使得对患儿颅咽管瘤的治疗策略的采取、手术方式的选择、关键操作的把握,以及治疗预后的评估原则,成为小儿颅脑神经外科的难点。因此,家长在给患儿选择就诊医院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大型医院治疗。

一、 针对肿瘤的微创显微外科手术

利用手术显微镜、神经内窥镜,直接针对瘤体进行切除手术。根据颅咽管瘤的位置、大小、形态,选择最优的手术方式和进路,是很有讲究的。

小悦悦的瘤体较大,体积为3cm×4cm×5cm,其中囊性成分占居三分之二。贺教授选择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手术那天,悦悦被送入手术室,躺在手术床上,哭着闹着找妈妈;护士阿姨一边哄着悦悦不要害怕,一边给他扎针输上了液。只见麻醉医生麻利地往孩子输的液体里加了一支药,小悦悦渐渐不闹了,睡着了。麻醉大夫迅速通过小悦悦嘴巴在他的气管里插入了一根柔软而有弹性的管子,管子的外口连接麻醉机,由麻醉机连续地吹出氧气经这条管子送向悦悦的气道和肺里,维持小悦悦在术中的氧气需要。整个手术过程中,小悦悦感觉不到任何不适,会安静的接受手术。可以说,没有麻醉医生,手术是不可能进行的。

贺教授在手术室奶白色的观片灯前,仔细分析了孩子颅内瘤子的位置、大小、形态,用黑色的记号笔,在孩子的头上画了一条弧线,也就手术切口线。沿着这条线,分层切开头皮,露出颅盖骨。不合适的手术切口,不利于术中对瘤子的显露和切除。

在头皮翻开暴露颅盖骨后,接下来就是要切开颅骨了。坚硬的颅骨是如何打开的?只见贺教授手持开颅钻,先在颅盖骨上钻出数枚洞孔,直径约1.5cm,而后用叫做“铣刀”的设备,将孔与孔之间相连锯开,形成了一块骨板被整体揭了下来。

这时青白色硬脑膜显露了出来。硬脑膜是覆盖脑子表面的一层膜,就像衣服一样保护这脑子。切开这层衣服,脑子清晰可见,就像去了壳的核桃一样。

 剥衣见脑

颅咽管瘤在脑子的底部,需要牵开抬起脑叶才能显露瘤体,便于切除。脑子对人是重要的,所以需要轻牵细抬。只见贺教授,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带有尾线的脑面片,盖在脑表面上,用称作“自动牵开器”的装置,将脑子的额叶和颞叶之间,轻柔的分开。沿着这个裂隙,向脑底探查寻找瘤体。这个过程有相当风险,牵拉过度,有可能造成术后脑肿胀,由此引起患儿昏迷甚至死亡;脑底有重要的大血管(颈内动脉及分支)、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以及内分泌腺组织(垂体)(图10),在显露时,稍加疏忽,即会酿成术中大出血,重者患儿休克死亡,或是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眼睑上抬不能,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困难,甚或视力减退。

显示手术中需予保护的神经、血管和垂体腺

显微镜下,贺教授全神贯注,极为小心的分离瘤子周围正常的脑组织、血管和数根颅神经,最大程度的显露肿瘤。手术室内,只听见麻醉机、监护仪有规则的监测提示音。 贺教授左手拿着吸引器,将手术区内脑脊液(脑子表面和内部储存的状似自来水一样的液体,作用是起缓冲作用,以使脑子在受外力影响时不出现明显的的震动和移位,旨在保护脑子)、渗血,予以清除,从而保证手术在清晰的区域中进行;右手把持着双极电凝器,灼烧瘤体表面的血管,阻断肿瘤的血液来源,同时还可使瘤体缩小。由于瘤体较大,不能“一锅端出”,只可电凝烧灼一块,切除一块;再烧灼,再切除。这就是所谓的“分块切除”原则,使瘤体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摘除。

瘤子切完了,剩下的操作就是对手术野彻底止血。除了使用双极电凝器止血外,还需使用外用止血材料,以保证止血的可靠。止血不彻底,手术区有血块形成并积聚变大,造成继发性颅内压增高,会带来致命危险。多数情况下,患儿术后会慢慢麻醉苏醒。但极少比例的孩子,尽管术后已苏醒,也会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颅内再次出现血肿块,患儿会因此再度昏迷;如不及时发现,错过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块的时机,则殃及生命。手术用的止血材料,都是可以逐渐溶解被机体最终吸收的,有的叫“明胶海绵”,也有“止血纱”,再有“止血纤丝”,还有粉状止血材料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手术中所用的脑棉片,必须全部取出,一旦遗留在脑内,可造成颅内感染,重者患儿持续发热,昏迷,甚至死亡。好在手术使用的脑面片,都带有蓝色或黑色尾线,作为标示,易于取出。

显微镜下,贺教授双手操作,配合有序,有如在拆一枚定时炸弹,时而屏住呼吸,以免呼吸动作引起双手微颤而累及神经、血管和脑组织。

细心、谨慎、缓慢操作,熟悉解剖结构,是主刀医生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品格。

肿瘤终于取下来了,教授撤掉显微镜,开始分层缝合,称作“关颅”。缝合不严密,可导致伤口愈合不良,颅内的脑脊液经手术切口外溢,称“脑脊液漏”,常常需要再次缝合。

手术完毕,包扎头颅伤口。麻醉师停止继续追加麻醉药物,患儿也就逐渐清醒。一睁开眼,小悦悦就不配合了,哭闹不止。医护人员忙着哄孩子,生怕悦悦的哭闹,使他的血压升高,原本止好血的手术区域再次出血。麻醉医生赶紧给悦悦用了支镇静药。孩子不闹了,轻柔地被移至神经外科ICU,就是强化护理病房,在那里悦悦会得到最完善的观察、监测和护理。开颅手术后,最关键的是手术后24小时,在ICU,患儿稍有异常变化,医护人员就会发现,及时纠正异常。

术后,悦悦的父母急切地问贺教授:“手术顺利吗?”。贺教授耐心的解释说:“手术顺利,但不是说手术顺利就万事大吉了,还要看孩子的术后反应,关键是术后24小时”。

是啊,揪心的手术完了,可悦悦父母的心仍然是悬着的。

无论囊性、实体性,或是囊性实体性混合瘤体,均可开颅切除瘤体;在肿瘤分离和切除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防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键环节。通常,开颅手术,瘤体切除的越彻底,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可能性就较大。因此,肿瘤切除与功能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医师的经验。

对于囊性成分较大的颅咽管瘤,为了减少手术风险,可经颅钻孔,穿刺肿瘤囊腔并留置引流管以向颅外引流囊液,减少腔内液体,缩小瘤体大小,缓解肿瘤对周边的压迫作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对于因肿瘤引起严重内分泌障碍,造成营养不良,极度消瘦,体质衰弱,难以接受开颅手术的患儿,选择这种囊腔穿刺置管引流囊液手术,更为安全有效。在神经导航技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的辅助下,囊腔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将会更为简便和精准。

考虑到颅咽管瘤的复发可能,穿刺肿瘤囊腔并留置引流管,该管另一端外接一枚拱顶型储液囊,整个装置埋置于头皮皮下;以后如患儿再出现症状,并经CT或MRI证实复发,可多次经头皮穿刺储液囊,抽出复发的囊液。临床上采用囊腔引流装置(如Ommaya囊),可定期多次经头皮可穿刺储液囊背面抽吸颅咽管瘤腔内囊液,可缓解症状,风险较小。

囊性颅咽管瘤穿刺置管引流

主要生长于鞍内或蝶窦内的颅咽管瘤,多压迫垂体,产生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此类颅咽管瘤,如头颅CT冠状位扫描显示蝶窦发育良好,可采取经口腔(或鼻腔)-蝶窦入路方式切除,和开颅手术相比,风险较小。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是该手术的关键点。

经口腔-蝶窦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二、姑息性治疗

对于少数体质极差,视力迅速减退或失明患儿,或是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的患儿,如CT

或 MRI证实为颅咽管瘤伴发脑积水时,为尽快缓解症状,挽救生命和视力,可紧急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将脑室内积聚的水(即脑脊液),经过埋置于体表皮下的脑脊液分流系统,转流至腹腔。在腹腔,脑脊液源源不断的来,源源不断的被吸收掉。术后颅内压得到控制,症状可获缓解,也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积极准备的机会。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伴发脑积水

三、 颅咽管瘤手术风险

跃跃的手术成功了吗?手术以后孩子就正常了吗?跃跃的妈妈忐忑地问道。贺教授再一次

耐心的解释: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甚至死亡;开颅手术风险较大于经蝶窦手术。现代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发展,使得颅咽管瘤的手术死亡率,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已降为很低。手术后较为常见的问题,也称并发症,有如下报道:1.视力障碍无改善或加重;2.动眼神经损伤,患儿可出现眼球运动困难,如上抬眼睑无力;内分泌异常,多系视丘下部和垂体损伤,表现为多饮多尿,体温失调;3. 肿瘤复发;4.脑脊液鼻漏,表现为有清亮湿咸的脑脊液,经鼻流出,多见于经蝶手术造成鞍隔破裂,导致脑脊液外漏,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补;否则,脑脊液鼻漏迁延不愈,会造成逆行性颅内感染,重者死亡。因此,手术的精密实施,术后的观察细心,贯穿了对颅咽管瘤的治疗始终。

四、 非手术治疗

小悦悦住院后顺利接受了颅咽管瘤切除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为颅咽管瘤。对下一步还需要什么治疗,跃跃的父母急切想知道。

贺教授说道:通常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颅咽管瘤,但瘤体较小,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患儿;或是手术以后为防止肿瘤复发,都应该密切观察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目的是对症治疗和防止复发。针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治疗。放射线照射肿瘤(或术后肿瘤残余区域),对颅咽管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遏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杜绝瘤体的复发和增长。放疗次数过多,或剂量过大,也可带来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如放射性脑坏死、内分泌功能低下等。应在放疗科医生的建议下审慎决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治疗,就是一种精准的放射治疗。“伽玛刀”,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名为“刀”,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它是将球形分布的201个钴60放射源,集中照射靶目标(即肿瘤),产生高能量杀伤作用,而不致周围正常脑组织受到辐射影响。放射剂量和定位是根据CT或MRI对瘤体的显示和计算完成的。局麻操作,不开刀,无创伤。

术中直接在肿瘤囊腔内置入放射性同位素(如131I),或经Ommaya储液囊向瘤腔内注入,行肿瘤的内照射,也是一种可选用的放疗方法。

相关推荐

什么是良性肿瘤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的功能,只是局限性的肿块包绕,有很多的类型,来源的组织不同,组织类型也不一样。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如间质瘤,间质瘤在比较小,比方说小于两公分的时候,一般都是良性肿瘤,往往在整个消化管道都可能会出现。可能会出现在食管,也可能在胃,也可能在小肠,也可能在大肠。根据良性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大小,以及生长的快慢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和统一的原因的肯定。根据文献的报道,目前良性肿瘤的形成有一些危险因素,比方遗传的因素,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里面,有良性肿瘤的发病史,有可能良性肿瘤也会发生,比方说间质瘤,父母有,子女有可能会出现。第二个,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会受到影响。第三个方面,有一些表皮的肿瘤跟慢性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语音时长 01:30

2021-07-09

67501次收听

02:12
促纤维组织增生小圆细胞肿瘤症状
促纤维组织增生小圆细胞肿瘤,此种肿瘤是一种腹腔的恶性肿瘤,往往会出现一些大量的腹水等情况,出现腹水以后就会出现肚子胀。如果腹水的量特别大,就会挤压腹腔里的器官,腹腔里的器官挤压胃,就会出现食欲下降,吃的比较少,吃一点就会感到特别饱,吃不下饭。如果腹水量大压迫了肾脏,就会出现少尿,小便特别少。如果腹水比较大,向上顶膈肌,膈肌下降困难,就会影响呼吸,出现呼吸的表浅等。总之,促纤维组织增生小细胞肿瘤不多见,其症状主要是因为大量腹水引起的一些症状。
02:43
放疗为什么知道的人少
放疗发展的年代很长,早期技术较落后,从业人员少,治疗肿瘤,疗效不高,医学重视度不大。知道的人少。一、放疗专家少,只有内科、外科的1%。如果医务人员有500人,放疗只有1万左右;二、对于装备以及技术,缺乏推广、宣传。机器不做广告,老百姓就不知道;三、人们对于以往的印象,很难改变,不了解放疗手段的发展、疗效以及优势。推广是为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进展,这样治疗效果才能提高,而且没有创伤。
02:32
头颈部肿瘤病人的放疗口干严重吗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口干的并发症不少,副作用很严重,是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二维平面照射,前后对穿,两边对着照,放疗效果很差,正常组织反应很大。到今天放疗叫调强,称为断层调强或旋转调强,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得到极大改善。所以口干,像腮腺、唾液腺只要想保护,就能保护。现在对于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的副作用大大减轻,肿瘤的控制效果明显提高。现代放疗的精准治疗,让头颈部肿瘤病人的并发症、副作用大大减轻,口干明显减少,所以大家应期待新的治疗方法。
影响放疗疗效因素有哪些
影响放疗疗效因素有机器本身的质量、机器性能、操作规范程度、剂量方案、和人等。一、机器本身的质量。二、机器本身的性能,这是关键。三、操作规范程度,定位精不精准,靶区规划精不精确,治疗计划的剂量设计能不能达到要求。四、剂量方案,医生有没有担当,敢不敢创新。肿瘤的疗效与剂量有关,剂量越大,杀伤肿瘤的疗效就高。但剂量一高可能带来的损伤副作用大。所以放疗的疗效影响的因素,涉及到整个机器和人,而且还有技术人员每天一次的操作、每次精准的实施。在治疗过程把每次的重复剂量重叠在患者肿瘤身上,而不是在正常组织上。所以放疗的过程要求极高,流程复杂,设备技术人员要求训练,包括创新方案、剂量模式调整和最后实施的精确都需要。
语音时长 01:59

2020-07-17

58973次收听

放疗的副作用大吗
放疗的副作用不大。放疗的副作用是最小的肿瘤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像有的头颈、口咽部位,由于它黏膜接触肿瘤近,需要的照射范围大,所以就会出现口腔有的出现红斑、吞咽疼痛这样一些症状,但是在很多小的肿瘤,早期肿瘤它的治疗反应最轻。第一,它是无创。第二,它也不会产生身体的太多影响,而且射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第三,它也不发热。所以放疗对肿瘤治疗来讲副作用相对轻,但是头颈肿瘤或者一些胃肠粘膜治疗范围比较广的时候,它会产生黏膜损伤,会带来一些吞咽不舒服、疼痛或者口干,甚至有的像直肠会有腹泻,痢疾样改变的一些症状出现,但这些在治疗当中多半能耐受,治疗结束以后一个月两个月慢慢就消失,完全可以康复。所以对放疗的副作用而言不大,大多数是小,而且不影响治疗过程的完成,治疗当中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而治疗以后很快就能康复,完全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43

2020-07-17

63061次收听

不能手术的肿瘤该怎么治疗
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选择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肿瘤要看什么情况,一种非常早期、年纪大。第二,糖尿病。第三,心肺功能差,病人耐受不了手术,这个不能手术。第二种是位置,根本不能手术。胆管、肝门部有一个小肿瘤,动手术可能出现功能损伤,不能手术很多原因,另一种是肿瘤晚期,转移,手术意义不大。放疗的优势是在手术不能做的,它能做,手术能做的病人,它可能无创伤、风险低、效果更好。不能手术的肿瘤,要看具体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认为不能手术,你就失去了机会,这是一个误区。不能手术的因素很多,但不能手术的患者,很多肿瘤反而是选择精准放疗,而且通过精准放疗的剂量提高,准确治疗它的效果并不差,而且生活质量很好。所以放疗跟手术是两个并轨的局部优秀手段,外科能做,当然放疗也可以手术,外科不能做,放疗也可以做;外科做得到,做得了的病灶,两个方法可以选,哪一个对更有利,哪一种方法更接受,更适合,这就谈到手段的多样性,选择的唯一性或者对的优先性。
语音时长 01:44

2020-05-08

59422次收听

放疗的时间有多长
放疗的时间根据肿瘤大小来规定,有3次完成,3天到30次,30次每周5次,6周甚至7周。放疗的时间是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越小,治疗次数也少,疗效一高,投入比反而低。大多数肿瘤是分次,有3次完成,3天到30次,30次每周5次,6周甚至7周,那就是一个多月。肿瘤越大,肿瘤越晚,的周期就长,投入就多,反而产出比少。强调癌症的最好疗效是早期,放疗的优势是小、早、次数少、速度快,而且疗效高,生活质量影响小,花钱不多。次数决定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病人身体状态。根据专家和医院选择的技术所具有的方法,也有差异。有的医院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定位方法达不到高度,要变成10次,甚至变成15次。次数越多,同样这个病,疗效就下降了,剂量效应降低,疗效降低。
语音时长 18:39

2020-05-08

54007次收听

02:20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有什么
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根据的分子机制和作用的机理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针对肿瘤的癌基因启动子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第二,针对血管生成的一种靶向药物,以上两类靶向药的作用机制不同。目前针对肿瘤的癌基因启动子方面的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较为常用,治疗效果也较好。靶向药应用其特点是靶向药有耐药性,可能会在使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发生耐药。因此,可根据不同位点轮流使用不同靶向药,这也是靶向药物相对于传统化疗药治疗的优势。
活检后为什么免疫组化
做了活检后,如果无法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时,可以进行免疫组化。这是病理活检的一种补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恶性肿瘤,并对恶性肿瘤进行病理分型,确定转移灶,诊断软组织肿瘤;可以让病理报告更准确,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01:37
什么是肿瘤康复
肿瘤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指导和治疗,能恢复患者因为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造成的躯体残缺、生理功能异常、心理障碍。肿瘤康复能够通过综合的指导和治疗,使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和职业等方面,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帮助肿瘤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命,使年轻的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工作能力,避免劳动力的丢失。而患者的家庭成员也能逐步从照护工作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肿瘤康复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化疗是什么
身体如果发现有癌症一般都会选择化疗进行治疗,化疗可以抑制或者是杀死癌细胞,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手术、放疗等方法配合治疗,化疗的人有可能会出现掉头发、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介入治疗的副作用
介入治疗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发生,可能会导致发烧发热,也会因为栓塞剂返流而出现恶心呕吐等肠胃道不良反应。同时可能会引起局部压痛的不适感,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心脏等一类内脏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化疗后蛋白低吃什么
化疗后蛋白低吃什么呢?因为化疗的药物跟针水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增加营养主要是维生素,蛋白质的补充,一般选用优质蛋白质,像黄豆中的蛋白质就比较丰富,多食富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
鼻内镜下可治疗哪些肿瘤
鼻内窥镜是一种光学器械,凡鼻腔有症状而前鼻镜检查又未能得到满意的阳性发现者,均应进一步作鼻内窥镜检查,其适应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