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是普通人和精神疾病之间的行为特征,患者既不是普通人也不是精神疾病。但是,由于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似乎与某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某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的初期可能会发生人格上的变化,因此人格障碍也应该是精神科学研究的课题。
从临床工作中发觉,近些年人格障碍发病率明显提升的趋势,这与现行独生子女政策有关。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幼年家庭不良教育密切相关,如过度溺爱或暴力。人格障碍中单亲家庭远高于双亲家庭。在这种不良家庭背景下培养的人格障碍分类多为反社会性和冲动性人格障碍。他们的行为特征是极端自私,工作不考虑他人的利益、社会规范和道德,脾气暴躁,冲动,行为不计后果,不按我的要求,用拳头说话,向父母要钱浪费,不做就打父母。而且,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记仇、斗争、报复心理强烈,小事纠缠不休,普通亲属也不想惹这样的人生气。社会上这种行为模式也容易危害他人。这些人事后也有后悔的意思,但很快就忘了,遇到了事情,还是这样。
一旦形成人格障碍,很难矫正。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理治疗因患者不配合治疗效果不明显。社会制约对人格障碍几乎是空白的,相关法律规定,由于人格障碍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样的人不能强制住院(除非患者想自己住院治疗,否则这种情况极少),他不能犯法,不能受到法律制裁,也不能强制住院。挨打的父母找牙齿,谁也做不了。
此时,父母的情况非常困难,希望医生强制接受患者住院,他们经常说的话,你们不接受他住院,我们怎么办?(但是,医生也不能强制接受这样的患者住院),看到家人那样无能为力,想哭,医生也不能帮助。
所以,我建议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不要把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否则,毁了他的一生,你们的未来也远离幸福。或者准备离婚的夫妻,你们要考虑一点,你的孩子成为人格障碍可能比正常人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