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能影响性生活吗

发布时间:2021-05-2694495次收听

语音内容:

乙肝是否影响性生活,需要看病人病情,如病人病情稳定状态,病人无明显临床作者,性生活是不受影响的,当肝功明显异常,对性生活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影响更明显,乙肝患者易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睡眠不佳等症状,处于乙肝活动期的患者,还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现象,会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乙肝患者同房时需要使用避孕套。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平时需要注意的是休息好,不喝酒,不熬夜,而正常的性生活是不影响的。如果是乙肝患者病情比较重的话,这个时候需要卧床休息,配合医生的治疗,而如果是轻度的乙肝患者,这种情况病情比较轻,可以适当的性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提示什么情况
乙肝病毒的E抗体是乙肝五项检测化验单里边非常重要的一项,但它是阴性或者阳性,并不作为单独的项目来进行解释,而是结合乙肝五项的其他几项,共同来解释。如果一个乙肝五项的化验单里边,只有单独的一个乙肝E抗体阳性,那多半是实验误差,因为单独的阳性,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定要结合其他的来综合判断。打个比方如果乙肝五项里边有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加上核心抗体阳性,这个是大家俗称的乙肝小三阳,代表病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不是有明显的传染性,需不需要做抗病毒治疗,还需要结合HBV-DNA和乙肝病毒的定量来综合判断。而跟E抗体对应的,叫乙肝的E抗原。所谓抗原抗体往往是一对,乙肝五项里边的E抗原和E抗体就是一对。如果乙肝的病人经过治疗,E抗原阳性慢慢的转成E抗体阳性,这个就是所说的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随着大三阳转小三阳,一般HPV-DNA,就是乙肝病毒的定量,也会逐渐的下降,肝功能也会逐渐的恢复正常。所以从E抗原转到E抗体阳性,同时伴有肝功好转、DNA降低,这个代表抗病毒治疗有效,病情处在控制状态。另外也有其他的情况,比如乙肝E抗体阳性加上核心抗体阳性,再加上表面抗体阳性,这个是经常容易混淆的乙肝三个抗体阳性,容易被人混成是乙肝大三阳。而其实三个抗体阳性,往往代表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而机体的免疫力正常,把病毒清除掉了身体处于恢复期,还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这三个抗体阳性的情况,应该是好事,应该将来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了。
语音时长 02:32

2021-11-05

55346次收听

03:11
乙肝五项一四五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五项里一四五阳性通常代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以及核心抗体阳性,俗称的乙肝小三阳。不同的医院乙肝五项排列的顺序不一样,笼统的说是一四五阳性不太准,大部分医院一四五阳性代表的是乙肝小三阳。乙肝小三阳初步判断认为病人现在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它的传染性如何、有无炎症、是否健康的携带状态、有无肝纤维化、肝硬化要做进一步检查。比如HBV-DNA检查,乙肝小三阳加上DNA阳性一般代表病毒前C区变异,DNA阳性代表有传染性、有病毒复制,病人可能出现肝脏炎症甚至纤维化。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评估肝脏有无炎症,腹部超声、甲胎蛋白来评估肝脏有没有肝硬化、肝肿瘤,肝弹性测定评估肝脏有无纤维化。
01:38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一般打了乙肝疫苗之后,可以产生保护,大多数情况下,在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进行保护的。如果打疫苗的时间比较长,已经超过十多年的情况,建议还是要去医院查一下,看是否还有乙肝抗体。一般情况下在出生时,都会接种乙肝疫苗,一般大概在十七八岁时,可以去再完善乙肝五项的检查,看看这时候还有没有抗体。如果还有一个保护性的抗体,这时是比较安全的,如果这个时候查了之后,乙肝抗体已经消失,也没有关系,可以再去补打乙肝疫苗。补打乙肝疫苗之后,一般十多年的时间,都是可以保护免受乙肝的感染。
和乙肝小三阳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通常乙肝小三阳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另外小三阳的病人病毒载量低,所以和小三阳的患者一起吃饭是不存在感染的风险的。如果小三阳的病人存在病毒复制活跃,也就是传染性强,而健康方无乙肝表面抗体,并且都存在口腔破溃,一起吃饭是可以引起乙肝传染的,但这种传染的几率很小,实际上乙肝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的比较多见,有效的进行母婴阻断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在乙肝的预防这方面主要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让自身身体产生足够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另外注意个人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例如不与乙肝患者公用牙刷,剃须刀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6-09

74246次收听

乙肝母婴和后天感染有何区别
乙肝母婴和后天感染传染途径、治疗效果、和感染结局都不同。一、感染途径不同,乙肝母婴传播一般是通过胎盘、产道分娩等过程中传染给婴儿,后天感染可以通过输血、密切接触、性生活等途径感染给患者;二、感染的结局,母婴传播以后因为传染给婴儿,属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一般病毒很难清除,所以大多数都变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年龄后可以发病,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后天感染一般感染的都是成人或者是至少>5岁以上的儿童,由于免疫力增强,导致急性感染比较多,急性感染一般95%左右可以治愈,所以后天感染乙肝一般预后较好。三、对治疗的影响,一般母婴传播对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后天感染对干扰素比较敏感,表面抗原更容易阴转。因为感染的年限相对较短、免疫力较强,所以干扰素治疗效果敏感。
语音时长 01:38

2021-05-26

56239次收听

01:38
女性乙肝患者可以哺乳吗
女性如果得了乙肝,在哺乳期一般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因为患者乳汁当中可能会有少量的乙肝病毒,虽然是极少量的不大会引起乙肝传染的程度,但是因为婴幼儿的免疫力是不健全的,而且在尚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时候,乙肝感染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一般都建议有乙肝的女性患者,尽量不要母乳喂养,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进行喂养,母乳喂养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的。有乙肝的女性患者,不太建议母乳喂养,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喂养。
慢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
乙肝会传染家人吗
乙肝是危害性很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得了乙肝要及时地进行治疗,专家提出,早发现早治疗有处于乙肝病情的控制,由于此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很多的患者都担心乙肝会传染给家人,那么,乙肝会传染家人吗?
目前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法
乙肝不仅仅具有遗传性,而且还有着较强的传染性,所以也一定要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选择保肝治疗,也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除了这一些之外也同样应该选择生活治疗,这就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
预防乙肝的预防措施
预防乙肝的措施,首先需要控制传染源,对于急性乙肝要进行隔离治疗;慢性乙肝以及乙肝携带者不可以献血。其次,必须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一下个人卫生习惯,严格消毒;最后,借助接受乙肝疫苗的方式来保护那些容易感染乙肝的人群。
乙肝肝硬化怎么办
慢性HBV感染者分为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部曲。对于病情进展到肝硬化乙肝患者,往往不可逆,需要积极治疗,以防病情进展或合并肝癌。乙肝肝硬化患者首先抗病毒治疗,早期肝硬化患者不论ALT和HBeAg状态,只要可检测到HBVDNA,均建议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晚期肝硬化者,若HBVDNA检测不到但HBeAg阳性,建议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提高免疫力或者抗纤维化的药物治疗。另外肝硬化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建议进食清淡、低脂的饮食,避免进食生冷硬、煎炸、油腻性食物,以防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同时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还要定期监测甲胎蛋白、腹部彩超,堤防肝癌发生。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67156次收听

乙肝共用碗筷会传染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乙肝传播途径,我国是乙肝大国,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垂直传播,也就是母亲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传染给孩子了,这种传播是咱们国家乙型肝炎的一个大部分的传播方式,因此我们来积极地进行母婴阻断,可以降低传播率。母婴阻断包括母亲口服相关的核苷类药物,孩子分娩后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第二个途径就是血液传播,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或者是血制品,或者是通过暴露的伤口传播,这种传播主要包括像一些针刺,包括和乙肝患者共用一些具有创伤性的,包括针刺、刷牙、剃须刀,还有现在的纹身等等,如果消毒不严格,包括一些消毒不严格的口腔治疗,口腔和牙齿的治疗,都是传播乙肝的一个途径;第三个途径就是密切接触传播,这中间包括夫妻间的性传播,还有其他的一些比较密切接触的传播。所以,一般来讲,共用碗筷不会传染乙肝。
语音时长 01:27

2020-02-10

63447次收听

02:34
乙肝中医怎么治
乙肝的中医治疗主要是中医治疗。一、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叶下珠、蛇舌草、苦参等,起到很好的效果。二、抗炎的药物,肝脏有炎症时,可服用护肝宁片,起到抗炎保肝的作用。三、中医药更好更大的优势在于抗纤维化和抗硬化的方面,最常用的有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很多西医同行也特别认可的药物。四、中药起到预防肝癌的作用,比如蛇舌草、藤梨根、生薏米、半枝莲、半边莲等。
02:33
乙肝患者可以怀孕吗
育龄期的乙肝患者,如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可以怀孕。如乙肝病毒DNA为阳性,说明体内病毒处于稳定状态,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影响正常生活也可以怀孕。如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为阳性,那就需要治疗后再怀孕。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可以发生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任何状态下,但主要发生在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也可以发生在肝功能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非活动期HBsAg携带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