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的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0665898次浏览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利用介入技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越来越引起医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多学科研讨,科研攻关和临床诊断、治疗已逐步开展,静脉溶栓→介入治疗→碎栓消融治疗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方法学而言,综合性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最有效疗法。

一、浅静脉途径穿刺溶栓和抗凝治疗

深静脉血栓的病理转归包括溶解、脱落和机化。血栓形成后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栓溶解,自然病程取决于局部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一旦诊断就应积极地进行相应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是立即给予尿激酶、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用量和用法:皮下注射给药,0。3—0。6mg,每12h可重复注射;或肝素钠静滴500U—1000U/h。

尿激酶静注:经患肢远侧端(足或手)浅静脉注入,采用8—9号注射针,首次给药为推注或快速滴注尿激酶20万单位,在30分钟内注完,以后按2000U—4000U/Kg/h继续给药,每日给药时间可达12h,连续5—7天;有报告采用3000U—5000U/Kg作为一个标准剂量,首次用药1—2h注入,以后用注射泵6—8h一个标准量,视情况可重复6—8h给药一次。

二、经静脉导管局部溶栓术

1、经皮顺行插管溶栓:对股静脉以上血栓形成者,顺行插管将导管置于血栓部位,与血栓面接触或插入血栓内,经导管灌注尿激酶,以脉冲方式注射,在一定时间内注完20—100万单位(尿激酶稀释在80—250ml生理盐水中),适时造影观察再通状况,根据情况需保留导管者可留管继续治疗,剂量视病变转归情况而定。

2、经皮双向插管溶栓:对髂股静脉阻塞者,行患侧顺行和健侧逆行股静脉插管,同时进行阻塞段两端导管溶栓,以顺行溶栓为主,逆行溶栓为辅,剂量同顺行插管法,分别经导管注入溶栓剂,可提高溶栓效率。

3、经右颈静脉插管下腔静脉或髂股静脉溶栓:此可作为逆行插管的补充,对双侧股静脉不能插管者,其为导管溶栓、取栓的另一路径。

三、经动脉途径导管溶栓术

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髂外动脉或股动脉灌注溶栓剂,保留导管3—7天,每天经导管灌注尿激酶1—2次,每次剂量20—40万单位。尿激酶稀释在80—100ml生理盐水中,在30分钟内注完;或经动脉泵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剂量为40—100万单位,按1000单位/分钟速度注入。此法为肢体高度肿胀无法经患侧静脉插管或经足背静脉穿刺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治疗途径;可有效地保护静脉瓣膜功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对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及股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优于静脉溶栓法;可以为一部分髂外、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取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四、经导管血栓抽吸术

静脉内血栓形成后,范围广,血栓较陈旧,溶栓治疗不满意或使用溶栓剂受限时,可采用此法。抽栓导管常用6—10F鞘管或改良的长鞘管,用50ml注射器抽吸,抽吸时应将导管尽量接触血栓块,并保持负压,在负压下移动导管将血栓拉至外鞘内,退鞘后取出血栓,如此重复数次。可同时注入少量溶栓剂,配合取栓治疗。另有配套的专用取栓导管供选择,方法与上述相似。

五、介入碎栓消融术

是近年来应用的新技术,治疗效率高。常用的方法有:导管内高压喷射碎栓术和机械碎栓消融术。

高压喷射碎栓术是采用OASIS导管和HYDROLYSER导管,连接高压注射器,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肝素溶液,溶液经过导管头端侧孔流出,从而在血管内形成负压状态,使得血栓破碎并顺导管和肝素溶液一起流出体外。

机械碎栓消溶术:

①ATD碎栓导管:利用氮气马达驱动旋切装置,将血栓粉碎成极细的颗粒(100um),毋需抽出体外,适用于急性和亚急性期静脉血栓,3天以内新鲜血栓者效果最佳。

②斯特劳勃旋切系统(Straub,Rolare System):该仪器由旋切导管,动力装置和控制柄组成,操作简单,有导丝引导,可跨对侧溶栓,可控性好,单管操作,能粉碎并同时抽吸新鲜及陈旧血栓块,旋切的同时将碎栓运走,不堵塞远侧血管,操作时间短(15cm长/90秒),血液丢失少(80—90ml/min),不损伤血管,使用安全。

六、球囊导管成形术(PTA):

对腔静脉、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在进行溶栓治疗或碎栓消融治疗后的残留陈旧纤维化血栓、外压性静脉狭窄等,应结合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部分病例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巩固疗效,防止血栓形成复发,有很重要的作用。

七、血管内支架(Stent)植入术:

对于需要进行局部扩张成形术的局限性静脉狭窄的病例,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成形不满意时,可行Stent植入,疏通静脉血流,抑制和控制新的血栓形成。

在四肢静脉植入Stent应慎重,植入前要充分估计病情,支架直径要足够,释放后支架位置应多靠狭窄部远侧端,有文献报道支架移位及支架急性闭塞者,对此应高度重视。

八、下腔静脉滤过器植入术

是配合溶栓治疗,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的有效措施。安放下腔静脉滤器是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基本要求,从安全出发考虑应作为常规。但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中,有很大部分的病人在无滤器保护的情况下进行了介入溶栓术,未见报道术中导致肺栓塞者。有人认为,对慢性亚急性发病者,采用抗凝法、浅静脉穿刺溶栓法、动脉插管溶栓法治疗,可行无滤器保护下溶栓,但要在病人充分知情后进行。

据文献报道及我们的经验,下腔静脉滤器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选择病人,掌握好适应证。

2、患者充分知情并乐于接受且年龄较大者。

3、慎重植入永久性滤过器,最好选择可回收式滤过器。

4、溶栓术中尽量使用临时滤过器。

目前市售的下腔静脉滤过器有近10种,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根据血管直径,血管的形态选择适宜的滤器十分重要。

对深静脉血栓实施介入治疗应从安全性、时效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方面考虑。

(1)安全性:在对急性血栓作介入治疗前,对进行导管碎栓,抽栓机械性疏通者,植入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介入性药物溶栓,可明显降低抗凝剂和溶栓剂有用量,减少内脏出血的并发症

(2)时效性: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明确,宜尽快作介入处理,以缩短病程,提高管腔完全再通比率,避免或减少静脉瓣膜粘连,降低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复发的发生率,尽量阻止病程进入慢性期。

(3)综合性:采用几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如对急性血栓在介入性药物溶栓的基础上,可采用导管抽吸,机械消融等机械性血栓清除;对伴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或伴有髂静脉闭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可结合使PTA和支架植入术,以迅速恢复血流提高疗效。

(4)长期性:在综合性介入治疗后,宜继续抗凝6个月以上,定期随访、复查,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发。

综合性介入治疗是各种疗法按需、择优组合的体现。一般抗凝治疗是必须的,各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也不可能仅用单一方法进行治疗。导管溶栓应与足背静脉溶栓配合,留置导管溶栓与抗凝治疗配合,间断脉冲式推注溶栓与持续注射溶栓配合都是相互联系的。临床实践表明,综合性介入治疗效果肯定。

相关推荐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检查
肢深静脉血栓有实验室检查和超声科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血管超声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高、低度三种,并进一步加以证实。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临床表现判断,还需要做相应检查进行证实。
02:17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采用抗凝药物,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足和趾经常做主动运动。一、对于手术患者,术前或术后都必须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术中操作时,在临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操作都应该轻巧,避免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二、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容易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三、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咳嗽运动,避免长期卧床,必要时,一般会让患者下肢穿医用弹力袜。老年人、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等,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预防。
02:35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复发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如果不进行规范、积极的治疗,可以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在又称为血栓性深静脉炎症。患者患病以后容易造成肢体病疾,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目前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各种手术。第二,长期卧床。第三,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在深静脉系统里形成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为防止患者再次形成深静脉血栓,会积极给予预防措施,包括饮食调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活血化瘀中药和抗凝药物治疗、按摩、抬高患肢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表现去判断,还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去进行证实。主要的辅助检查有三种:1、实验室检查,称为D-二聚体的检查,2、超声科检查,称为血管超声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一般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特殊情况下的DVT诊断,包括疗效评估,包括VET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敏感性很高特异性很低。3、是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特别注意的是,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中、高、低度三种,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是阴性,对于低度的可能患者就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的可能要做进一步的CT静脉成像、核磁共振的静脉成像或者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加以证实。
语音时长 01:51

2019-11-27

63011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体位、压力、运动、按摩、物理因子治疗等,还有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健康教育。一、进入慢性期之后,应常保持直立姿势,包括坐位也要直立。但直立时间不宜过长,在三十分钟之内。平卧的时候也要继续采取下肢抬高的体位。二、在DVT后期或者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序贯压力治疗可以谨慎使用,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瘀血和水肿,这也是预防DVT发生的重要措施。通常采用具有加压作用的弹力袜或者间歇的气压治疗,又称为循环驱动治疗。三、血栓形成部位的远端肢体会存在一种抗阻力的主动收缩活动,特别是等长收缩运动,有利于肌肉泵作用,能够有效促进静脉回流。四、DVT进入后期或者恢复期,在临床诊断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淋巴引流的手法。也就是从远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五、物理因子适用于血栓稳定的情况,主要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六、长期卧床,避免血容量降低,避免便秘等可以引起腹压增高的动作。七、告知患者预防发生或者防止复发的方法,包括戒烟,足量饮水,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食用低胆固醇或者富含纤维的饮食等。坚持适度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坚持功能锻炼。
语音时长 02:16

2019-11-27

5078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栓塞吃哪些好
下肢深静脉栓塞患可多食用粗纤维、优质蛋白食物、多补充维生素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医生会给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与身体疾病和饮食有一定关系,有相互作用,需要患者对饮食有特别注意的地方。一、多食用粗纤维素食物,比如芹菜、粗粮等,能够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防止腹压增高。二、多吃优质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或者豆制品,最好是以瘦肉为主。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橙子、柑橘、西红柿等。少吃或者不吃动物性脂肪或者动物内脏,比如肥肉、肥肠、肚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或者饱和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四、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咸菜钠含量较高,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五、肥胖的病人应该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体重或者接近正常标准体重。主食一般控制在每天三百克左右,如果吃不饱,可以加蔬菜、豆制品或者水果,尽量养成吃八分饱的习惯。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7

56328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30

55119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该怎么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及局部浅静脉扩张,其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B超,用于单纯诊断,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二、多普勒检查和静脉造影;三、CT、核磁检查以及二聚体化验,主要应用于特殊情况的检查。
语音时长 02:09

2018-09-30

62070次收听

01: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又叫骨肿,主要病基是湿热瘀虚。初期以湿热瘀虚为主,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中期以瘀湿虚为主,治疗原则以活血破瘀、祛湿通络为主。后期以瘀虚为主。在治疗的原则上,采用益气健脾、活血通脉的方法。
02:37
如何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及局部浅静脉扩张,其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B超,用于单纯诊断,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二、多普勒检查和静脉造影;三、CT、核磁检查以及二聚体化验,主要应用于特殊情况的检查。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事实证明,下肢静脉疾病与妊娠和产后有密切关系。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从子宫发育到能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开始,一直到分娩约持续4~5个月,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左髂总静脉就处在右髂总动脉和腰椎或骶骨间的夹缝中,容易受压而闭塞。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始于孕期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在月子里不要过早活动,不然会伤身子,一辈子落下病根。其实,这样做是好心办坏事,对产妇的健康很不利,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后果,DVT就是其中之一。
布加氏综合症诊治
布加氏综合症(inferiorvena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侯群。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