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始于孕期

发布时间:2018-06-0661548次浏览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在月子里不要过早活动,不然会伤身子,一辈子落下病根。其实,这样做是好心办坏事,对产妇的健康很不利,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后果,DVT就是其中之一。

解读关键词:产后DVT是产妇在月子里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特别产后第一周是DVT的多发期。一般来讲,DVT以下肢最为常见,还可发生于门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

产后易发DVT的2大缘由

1、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中怀孕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增多,溶解血块的因子会减少,这种现象在产后会持续一段时间,使血液处于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凝状态中。

2、静脉血管中的血流变慢怀孕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深部静脉,使血液回流受到阻碍,造成血流缓慢,淤滞在静脉中;加上分娩造成的血管损伤,或产妇因做剖腹产手术、阴道受伤较为严重而较长时间地躺在床上休养,未能及早起来活动。这样,易导致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淤积在深部静脉血管中,在静脉血管中凝结并形成血块,造成栓塞。

产后DVT的3大不良后果

1、引起下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当血液循环变得缓慢时,非常容易在下肢的静脉血管中形成血块。由此,引起静脉曲张或进一步加重孕期原有的静脉曲张,导致血栓性静脉炎。DVT发生在小腿的静脉时,可在小腿皮肤上见到一条条血红的肿胀血管。不仅使产妇感到发胀,并在小腿弯曲时引起疼痛。当大腿形成血栓性静脉炎时,整个下肢的皮肤都会变得肿胀、发硬、发白,造成疼痛和行走困难。

2、引起盆腔静脉发生DVT当栓塞发生在盆腔静脉中时,产妇出现腹痛、高烧等症状,并伴有下肢压痛、皮肤发红和水肿等不适。

3、引起可怕的肺部栓塞 ,如果血块随着血液流动跑到肺部,就会引起深部静脉DVT。深静脉发生DVT是围产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为,深静脉中的栓子小,容易脱落游走。当栓子阻塞肺动脉时,就会发生肺栓塞,导致产妇猝死。

4、大有效预防对策

(1)孕期避免久站久坐

怀孕后期,或在脚和腿刚出现静脉曲张时,或已形成静脉曲张,应注意不要长久地站立,不要久坐不动或经常盘腿而坐,也不要时常步行走远路。

平时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如果不得不久站或久坐,如白天在办公室久坐时,半个小时就要站起来走动一下,使脚部得到活动。

条件允许时可把双腿抬起放在桌子上,久站时要注意不时地调整姿势,如让一只脚膝略为弯曲地站立,这样,就可把身体的重心轮流地放在两条腿上,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减轻静脉曲张。

(2)孕期生活细节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内衣、内裤要宽松一些,不要过紧地勒腹部,影响静脉血液回流。

如果刚刚形成静脉曲张,每天起床后趁着静脉曲张和下肢水肿较轻时,穿上高弹力的袜子,或在小腿由下而上地缠上弹力绷带,待晚上临睡前取下。

当下肢出现静脉瘤时,平时行动要小心,避免磕碰静脉瘤。

(3)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与体温相同的水最为适宜

为了减轻静脉压力,要防止或及时纠正便秘,每次蹲厕不要时间太长有咳嗽或气喘时应积极治愈。

睡眠时特别是夜间,要用枕头将脚垫得略高一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顺畅回流。

(4)避免发生孕期并发症

资料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前置胎盘及难产等并发症,都会增加静脉栓塞的几率。因此,孕期要充分注意避免这些并发症。

定期去做孕期检查,这是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最好方法。

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少在8小时以上;情绪不要大起大落,感到不适时赶快去看医生;安排均衡合理饮食,不要让体重过于增长,过胖容易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睡眠或躺卧取左侧卧位,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发生静脉曲张或静脉瘤。

避免胎儿长得太大,胎位不正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胸膝卧位,以矫正胎位,从孕期开始接受无痛分娩的健康教育,了解分娩过程,知情选择减轻产痛、消除恐惧的各种方法,避免发生难产。

按时做产前检查,通过B超检查及早发现前置胎盘,以做恰当处理。

(5)、孕前及产后都应积极运动

对于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因此,即使在怀孕后期,也不要因行动不便而停止运动,还应继续坚持散步或做适量家务。

为了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在每天起床前,最好先做一些活动脚趾头的运动,然后动动脚并抵住床边压压,再左右移动。

产后第一周是DVT多发期,产妇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特别是剖腹产分娩的产妇。

如果会阴部无裂伤、疲劳已消除、身体没其他严重疾病,可在产后12小时坐起进餐进水。

自然分娩的产妇,可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在床上靠靠,12小时后由家人陪伴去卫生间如厕,24小时后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院的长廊里或家中卧室随意走走,并做一些轻微地活动,如床上翻身、抬腿、绕床行走等,也可站起来为小宝贝换尿布。

起床第一天,早晚先在床边坐上半小时,第二天起在房间里慢慢地走走,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随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半个月后开始做些轻微家务。

即使是剖腹产手术后也不宜静卧,术后在知觉恢复后及早起来活动。可在24小时后练习翻身和伸屈肢体,从床上坐起并下床慢慢地活动,保证深部静脉血液不停地流动。

(6)剖腹产术后采取恰当举措

防止身体发生脱水,使血液浓缩。剖腹产分娩的产妇,身体消耗大,进食较少,血液容易浓缩,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故易形成血栓。因此,术后应注意补足水分,纠正脱水状态,如术后3天常规输液;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一些流质食物,如蛋花汤、藕粉等;术后第2天肠道正常排气后,进食一些稀粥、鲫鱼汤等半流质食物。

输液时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以防补液体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药物刺激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下肢静脉如果被损伤,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不能仅为了方便就向医生要求在下肢输液。

相关推荐

下肢肿涨痛是什么原因
下肢肿涨痛可能是创伤所致,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时间站立等原因导致。1、创伤所致的下肢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及脱位等,会出现受伤部位的软组织淤血、肿胀、疼痛,骨擦感,反常活动等等,这种肿胀痛多比较明显,需抬高患肢、局部24小时内冷敷、予以消肿止痛药物治疗。2、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下肢肿痛不适,需针对原发性进行治疗,解除致病因素后肿痛症状会有所缓解。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等。患者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发绀等。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使用弹力袜或者气囊治疗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加重,必要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或介入取栓术治疗。4、长时间站立工作或负重、运动过久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休息及抬高患肢后症状可缓解。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26

55234次收听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液瘀滞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一、血液瘀滞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久病卧床、外伤、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和长时间久坐以及下蹲,都是造成血液缓慢流动、瘀滞的原因,促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血液的高凝是由于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分娩等,容易造成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最终促发血栓形成。三、静脉壁受到损伤之后,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比如机械性、化学性以及感染性刺激,都会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1:5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主要包括系统性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多是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通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血栓溶解,主干静脉及时恢复通畅。目前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效果好,可改善生活质量。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好吗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一般情况下预后效果好。特别是早期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治疗血栓。同时考虑到患者深静脉形成血栓的预后情况,同时会给予患者一些干预性措施,包括在静脉上放滤网,可以防止栓塞脱落形成肺栓塞。长期的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防止血栓再形成或再复发。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股青肿或者股白肿等问题,预后较差,患者后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
02:17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采用抗凝药物,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足和趾经常做主动运动。一、对于手术患者,术前或术后都必须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术中操作时,在临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操作都应该轻巧,避免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二、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容易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三、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咳嗽运动,避免长期卧床,必要时,一般会让患者下肢穿医用弹力袜。老年人、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等,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什么
血液瘀滞、血液高凝、静脉壁损伤都有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血液的瘀滞状态。血液的瘀滞状态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首要因素。久病卧床、外伤、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和长时间久坐,以及下蹲都是造成血液缓慢流动、瘀滞的原因,促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血液的高凝状态。由于创伤、手术、大面积的烧伤、妊娠、分娩等容易造成血小板的增高,黏附性增强,最终促发血栓的形成。三、静脉壁损伤。静脉壁受到损伤之后,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感染性刺激都会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这三大因素中,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血液瘀滞状态,特别是卧床的病人,最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语音时长 01:41

2019-11-27

56345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分为周围型、中央型、股青型、综合征。一、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为周围型。是指有可能在膝关节以下形成单侧或双侧的深静脉血栓,会造成单侧和双侧的肿胀、疼痛等。二、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又称为中央型。是指在膝关节以上,出现单侧的肿胀、疼痛。三、股青型,又称为混合型。是指全腿的深静脉,各个部位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四、下肢深静脉血栓还会形成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下肢的静脉瓣损伤造成下肢深静脉的压力增高。主要会表现出下肢肿胀、色素沉着,另外会出现瘀积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后会引起严重的皮肤性疾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能在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介入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19-11-27

6095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包括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一种经静脉的全身性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的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的一种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到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放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和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最终使静脉能够恢复通畅。当然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语音时长 02:10

2019-11-27

5239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什么症状
下肢静脉的一端突然堵塞,致使心脏回流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浅静脉怒张,也有一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但是也有少数的病人会出现肺栓塞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休克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30

53658次收听

02:18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
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以抗凝为主。如果病人出现腿部的肿胀、疼痛或局部浅静脉怒张,可以通过超声判断排除深静脉血栓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立刻给予抗凝治疗,且贯穿始终。除抗凝治疗外还有溶栓治疗、手术吸栓等治疗方法。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事实证明,下肢静脉疾病与妊娠和产后有密切关系。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从子宫发育到能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开始,一直到分娩约持续4~5个月,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左髂总静脉就处在右髂总动脉和腰椎或骶骨间的夹缝中,容易受压而闭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人群
⑴40岁以上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老化也日渐严重,老化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容易导致血小板附着在粗糙的内膜表面,释放出凝血物质,继而使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另外,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也较中青年人高,再加上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血液流速降低,也促成了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妊娠期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致死致残因素。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应当有效预防、及早诊断和恰当治疗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