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冒的时候,不少人常会感觉嗓子中有痰但咳不出,尤其对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的患者来说,经常可以听到干呕试图咳出痰的声音,而痰液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呼吸。痰液是呼吸道的一种分泌产物,会刺激呼吸道的粘膜从而诱发咳嗽,并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祛痰药能够改变痰液中的粘性成分,降低痰的粘滞度,以便于咳出。
那么,在面对这些患者咨询用药的时候,面对种类繁多的祛痰药,我们该如何做好推荐呢?
祛痰药物的分类
祛痰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祛痰作用:
改变痰液的理化特性,降低痰液黏稠度;
恢复气道上皮黏液层的正常结构以及纤毛的清除功能;
抑制黏蛋白的产生和分泌,减少高黏度黏液的生成;
促进纤毛运动,加快黏液转运。
根据祛痰药的机制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01
黏痰溶解剂
这类药物是针对痰液中的一个叫做巯基的结构的,药物吸入后与痰液中的巯基结合,从而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使黏性痰液便于咳出。代表药物有乙酰半胱氨酸。这些药有些典型的不良反应,偶见支气管痉挛、遗尿、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悸、颅内高压、异常心电图等,如出现严重的不适,则需要立即就医。
02
多糖纤维素分解剂
这类药物可以促使粘膜痰中酸性蛋白纤维裂解,简单说就是破坏了痰液的结构,导致痰液的链条断裂,拆开成为小分子后,降低痰液的粘稠度,更便于咳出。代表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其中,氨溴索的祛痰作用比溴己新强,且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因此临床使用较为广泛。
03
含有分解DNA的酶
这类药物促使脓性痰液中的DNA分解,使脓痰黏度下降。代表药物有糜蛋白酶。
04
表面活性剂
用来降低痰液的表面张力,以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使其在粘膜表面的粘附力降低,便于咳出。
05
黏痰调节剂
用于分裂黏蛋白分子间的二硫键,使分子变小,降低痰液的黏度,改变其组分和流变学特性,同时调节粘液的分泌。另外,也可以增加粘膜纤毛的转运,从而增加痰液的排除,改善呼吸道分泌细胞的功能,修复粘膜和促进气管分泌。主要是从细胞学角度影响支气管腺体的分泌,是低粘度的唾液黏蛋白分泌增加,高粘度的岩藻黏蛋白生成减少,从而降低痰液的粘滞度,使之借助于咳嗽反射易于咳出。代表药物有羧甲司坦、厄多司坦。这些药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偶见上腹部隐痛、腹泻、胃肠出血、口干、轻度轻微头痛、头晕等,一般停药后即消失。
祛痰药物怎么推荐?
在临床中,祛痰药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用。可参考:
痰液稀薄或呈灰白色黏液状时可选择的药物:如氯化铵片、复方甘草片,还可选用中药合剂,如急支糖浆、鲜竹沥、复方甘草合剂、蛇胆川贝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这类药物不仅化痰,止咳效果也好而且副作用较小。糖浆和蜜炼制剂因含糖量较高,糖尿病病人忌用。
痰液黏稠,不易咯出时,应选择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溴已新、氨溴索;
氨溴索、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除能使痰液变稀外,还能促进纤毛运动和保护支气管黏膜,是较理想的祛痰药。
痰液为黄色或绿色脓痰时,提示我们患者伴有感染,溴已新和羧甲司坦可增加抗生素在感染灶的浓度。
在呼吸道炎症初期,如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咯出者,采用恶心性祛痰药为宜。
对咳痰困难及肺合并症的危急状态,可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改善气管粘膜纤毛运动,并使黏液移动速度增加,有助痰液排出,还具有抗炎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呼吸衰竭的病人治疗有利。
大量咯痰时,不宜使用镇咳药,尤其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咳必清)、苯丙哌林(咳快好)等。
特别注意:
1.应用祛痰药物时避免同时使用强力镇咳药。
当然在选用各类药物时还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人群。
2.注意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在选用祛痰药物时,应保证抗生素的抗菌疗效。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的活性,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必须要使用时可考虑间隔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