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判断宝宝是否需要吃奶,就是看宝宝有没有哭,宝宝一哭妈妈就会以为是尿布湿了或者说是肚子饿了。但是宝宝哭的原因是很多的,宝宝一哭就喂养这种方式不利于宝宝的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新生儿喂养不是一哭就喂
新生儿胃容量小,吃奶很不规律,一天可能吃很多次,这是一个很普遍现象。按需喂养更符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而且宝宝的吮吸可刺激妈妈体内催乳素的分泌,使乳汁分泌更多,也就是说宝宝吃得越多,妈妈乳汁分泌就越多,这样新生儿吃饱喝足,生长更快,心理上也容易满足。
但是,很多父母都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需要马上喂奶。事实上,新生儿啼哭的原因很多,除了饥饿会啼哭,尿布湿了、受到惊吓了、想要人抱了或者想活动了等,都会引起啼哭,所以你要学会观察判断。新生儿啼哭时,先帮他排除不适,然后才考虑是否饿了,需要喂奶的问题。如果宝宝一哭就喂,不但不利于养成宝宝的饮食规律,而且妈妈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而疲劳,乳汁分泌就会减少。
新生儿喂养应按时兼按需
母乳喂养一般每隔2小时喂一次奶,每个奶头的吸吮时间约为10~15分钟;人工喂养的喂奶间隔可以稍长一些,每次约2~3盎司,爱睡觉的新生儿应按时唤醒喂奶。如果新生儿不哭不闹,每天换6次尿布,睡眠好,体重正常,这说明奶量足够。新生儿也知道饥饱,当已经吃饱时他就会停止吸吮或吸吮速度放慢。过饱会表现为溢奶、大便增多。喂养不足的新生儿主要表现为小脸不胖、皮肤皱折、喂完奶后婴儿还是像没吃饱似的。
1~3个月婴儿喂养:数尿布
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有3~6周的快速生长阶段。在此期间应注意多喂奶,保证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判断婴儿是否吃饱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监测体重;一般来讲,人工喂养的婴儿体重增加的速度大于母乳喂养的婴儿。二是数每天换下几块尿布;平均不应少于6块。人工喂养的婴儿一般每隔4小时喂一次奶,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多喂几次,因为母乳易消化。
婴儿吃不饱时有下列表现:
1)在一侧乳头吸吮不到10分钟;
2)脸瘦、皮肤皱折;
3)喂完奶后仍像没吃饱似的。发现上述表现时应加大奶量。对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应注意休息,摄入有助于催乳或营养好的膳食,尽量让婴儿多吸吮奶头,这样可刺激泌乳。人工喂养的婴儿到2个月时,每次喂乳的量应在4~5盎司,到满3个月时,每次应喂5~6盎司奶。如果喂奶后婴儿溢奶,大便多,这是过饱的表现。
4~7个月婴儿:挺舌反射与辅食
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多数已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前提条件应该是:
1)婴儿挺舌反射消失;这种反射的作用是防止外来异物进入喉部,导致婴儿窒息。所以,若反射不消失,喂入婴儿口中的食物会被推出来。
2)婴儿应能够竖起脑袋;这时的婴儿可以不会做,但脑袋必须竖起来,以便添加辅食。
3)婴儿应对食物感兴趣;当怀抱婴儿在饭桌旁就餐时,婴儿凝视着饭菜,并会伸手去抓,这显然到了该给他添加辅食的时候了。
在如下几种情况下,应推迟添加辅食的时间:
1)有家族性食物过敏史;
2)早产儿;它的吸吮-吞咽-呼吸功能发育或协调需要较长的时间。
3)试图添加辅食时婴儿不予理睬。
通常,首先添加的辅食是米汤,将汤匙放在婴儿的嘴边,让婴儿闻闻味或尝一尝。最初喂入婴儿口中的米汤可能不多,多半被撒在婴儿脸颊、围嘴或其他地方。不过请不必着急,慢慢来。一旦婴儿已适应谷类辅食后,就应添加蔬菜和水果了。因为人们天生偏爱吃甜食,而过多的甜食又对孩子未来的牙齿不利,所以要尽量限制婴儿的摄糖量,尽可能以胡萝卜汁或土豆泥替代含糖量高的蔬菜或水果。
在添加辅食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婴儿对食物有无过敏反应。以下是食物过敏反应的几种可能表现:
1)胀肚;
2)嘴或肛门周围出现皮疹;
3)腹泻;
4)流鼻涕或流眼泪;
5)异常不安或哭闹。若出现上述任何现象,都应停止添加辅食。
有些辅时应该推迟添加时间,有的甚至要推迟到1周岁以后。如,蛋清、牛奶、柑桔类水果和果汁、蜂蜜等。许多婴儿对蛋清或牛奶过敏;柑桔类水果含酸量大,会加剧婴儿尿布疹的疼痛;蜂蜜中含有孢子,可导致婴儿肉毒中毒。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婴儿做饭,因此到超市或商店买些婴儿食品。在采购时应注意食品包装或标签说明,要选择包装精巧、量小、卫生安全和营养保证的食品。买来后,用洁净餐具从包装器皿中分出一小部分到小碗中,不要直接从包装器皿中取食物喂婴儿,因为婴儿一次吃不了的话,由于细菌的污染,回加速食品的变质。开封后在1~2天内若吃不完的话,最好将余下的部分扔掉。
如果在家里自己为婴儿做辅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讲究卫生,防止食物传播疾病;
2)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保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不被破坏。建议选用蒸、烤、微波炉加热等,尽量避免油炸和水煮。
8~12个月婴儿:以手抓食
这个年龄组的婴儿,单靠母乳或配方奶已不能满足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应辅以不同食品,也可以说婴儿一日三餐应坐到餐桌旁,同家庭中其他成员一起品尝"美味佳肴"。因此,家庭用餐应讲究质量,并在烹调时兼顾到婴儿的需要,食品中不宜放过多的糖、盐、脂肪等,餐桌上多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面包也要吃全麦粉的。
8个月的婴儿已经会用手抓食物吃了,可将小块的鸡肉、香蕉、蛋黄、面包等放到他的旁边,让他自己抓着吃。但应防止食物卡在喉咙里,避免让他抓到圆而硬的食品,如苞米花、花生粒、糖块、葡萄或葡萄干等。
8个月也是锻炼婴儿手握杯子能力的时候,买一个两边有把柄的带盖杯子,让他锻炼如何用杯子喝水。当然,不要让婴儿喝过多的水,以免影响饮食。
这个年龄组的婴儿由于不是处于快速生长期,食欲会有所下降。婴儿可能对别的东西比对食物更感兴趣。只要他每天正常吃奶,并对他从未尝过的食品表示愿意品尝,就属正常,不会发生喂养方面的问题。
1~2岁孩子:断奶期
这个年龄组的孩子,一半以上的营养或热量仍然来源于母乳或配方奶,其余则由辅食补充。所以,家庭餐桌上的饭菜仍应照顾到孩子。盐、糖、脂肪等仍受限制,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瘦肉等要保证供应,全麦粉面包或粗粮仍是提倡的对象。
1~2岁仍然不是快速生长期,所以,一般来讲,一日三餐,另加两顿加餐就已经足够了。由于年龄相对大了,消化道功能发育日趋成熟,你可以添加一些原来不敢给孩子添加的食品,象牛奶、蛋清、柑橘类水果等,但仍需注意食物过敏。让孩子喝奶可喝全脂奶,若生长发育良好,也可喝低脂或脱脂奶。将苞米花、糖块、果冻、葡萄或葡萄干、坚果等易引起孩子窒息的食品,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饭菜要求不定,有时要求一顿一换样,有时却连续几天一直喜欢吃一种食品,所以很难做到平衡膳食。
绝大多数孩子在这期间被强制断奶,断奶后要注意辅食的营养结构。一般来讲,每日分三次正餐、两次加餐共摄入1000卡热量就能保证孩子的营养。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前都不需要补充微量元素氟。但从6个月以后至3岁这段时间内,如果饮水中严重缺氟(0.3ppm以下),就应注意补充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