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炎可能会遗传吗

发布时间:2020-02-2149018次收听

语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可以遗传的,这是肯定的。
过敏鼻炎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是父母同时有过敏性鼻炎,后代遗传的概率是75%。如果是单纯母亲或者父亲,单亲有过敏性鼻炎,后代的遗传概率是25%~50%。如果是双亲同时有过敏性鼻炎,而且症状相同,它的遗传概率就是75%。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可以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八传十六,这种就是遗传的机联倍增的效果。现在我们都提倡两个孩子。如果父母都有过敏性鼻炎,往往两个孩子都会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现在这种环境的作用也加剧了过敏性鼻炎的遗传。过敏性鼻炎的遗传情况,使得我们国家的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大大增加了。特别是近过去六年当中,我们国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增加了一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值得我们重视过敏性鼻炎遗传的情况,加强预防和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长期慢性鼻炎会不会癌变
长期慢性鼻炎不会癌变,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这种炎症表现为鼻腔黏膜的增生、充血、肥大,这些不典型增生,主要是以黏膜下的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而不是鼻腔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所以慢性鼻炎从来没听说过会哪一天变成癌。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病人是因为慢性鼻炎导致的,很多病人得了鼻癌,比如鼻窦的上颌窦癌等,觉得以前长期的鼻炎,鼻炎是因为慢性鼻炎不经过治疗,自己没注意不治疗导致的,这个完全是病人自己的臆想,是没有关系的。鼻腔的恶性肿瘤可能更多的跟抽烟、喝酒、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跟慢性鼻炎的反复刺激,其实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有人认为是有关系,但是从长期的临床上来看,慢性鼻炎从机理上来讲,更多是黏膜下组织的纤维增生为主,而不是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所以跟癌变应该没有直接关系。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25

90752次收听

鼻炎不吃药能不能好
对于急性鼻炎来说,其实也就是感冒,完全可以不吃药,不吃药也完全能够自行慢慢痊愈,感冒病程不会超过1-2周,一般会在1-2周逐渐缓解和自愈,所以急性鼻炎不吃药也能好。另外过敏性鼻炎,通常和过敏原接触有关系,如果能够避免过敏原接触,比如换个环境居住,从北方到南方,或者从国内到国外,有时候避免了过敏原接触之后,鼻炎是可以不用药,也有可能会自行痊愈的。但是如果过敏原不能够避免接触,通常过敏性鼻炎是需要通过适当的用药来缓解症状。一般来说药物通常包括鼻喷激素,比如糠酸莫米松或者氟替卡松,以及口服的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一般通过这些药物治疗,就可以很好的缓解鼻炎的症状。如果只是偶发症状,比如在某天短时间的短暂发作鼻痒、打喷嚏,过后不再发作,这个情况也可以不吃药。但是如果症状反复或者持续发生,就需要通过药物来缓解。
语音时长 01:28

2021-06-25

85294次收听

02:16
鼻炎会引起打呼噜吗
鼻炎确实容易引起打呼噜。当然鼻炎的病变程度不同,打呼噜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是急性鼻炎感冒引起来的,睡觉的时候鼻子不通气,只能张嘴喘气,张嘴喘气肯定要打呼噜。再一个就是慢性鼻炎。慢性鼻炎相对急性鼻炎会更严重一些。慢性鼻炎是持续的鼻子不通气。比如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交替着鼻堵,这种会轻一些,不一定会张嘴喘气,不一定打呼噜。如果是到了慢性的肥厚性鼻炎,两个鼻子持续的鼻堵。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张嘴喘气,当然就要打呼噜了,时间比较久了,打呼噜会更严重,引起来阻塞性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02:08
打喷嚏流鼻涕是鼻炎吗
打喷嚏、流鼻涕绝大多数确实是鼻炎,常见的是急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当接触到过敏原时,立马开始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多数是清水样的鼻涕,再检查发现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腔里有大量的清水样鼻涕,基本上就确诊是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也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症状,急性鼻炎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病人典型的表现是打喷嚏、流鼻涕、发烧、四肢酸疼等,一检查,发现鼻腔黏膜充血,有别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是鼻黏膜充血,包括鼻腔里有清鼻涕或黏稠的鼻涕,再结合全身的症状就可以诊断急性鼻炎。
02:22
鼻炎会影响眼睛吗
鼻窦炎确实有可能会影响到眼睛,影响到眼睛是鼻窦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鼻窦主要是位于眼眶的周围,鼻窦如果有炎症可能会刺激到眼眶,影响到眼睛。比如鼻窦炎感染的比较重,向周围扩散就有可能会引起来眶内水肿、眶内蜂窝组织炎,甚至视神经炎、失明等。当然鼻窦炎如果是慢性鼻窦炎,反复的炎症刺激长鼻息肉,破坏了眼睛周围的眼眶的软组织、骨组织,也会影响到眼球,有的严重的会影响到视力,看东西双影等,这些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鼻炎,患者出现了眼睛的酸疼,视力下降要注意,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02:05
两个月宝宝会得鼻炎吗
两个月的宝宝也可以得鼻炎。首先是由于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鼻炎,在急性鼻炎,两个月的宝宝除了有鼻堵、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以外,可能还会有全身的表现,包括发热、精神不好、厌食等等症状,两个月的宝宝可以给与生理盐水,或者是生理海水擦洗鼻腔的治疗,同时可以给与抗病毒的治疗。同时对于针对发热可以给对症的治疗,如果2岁的宝宝接触到过敏原也可以引起过敏性的鼻炎,主要的是鼻痒,经常会揉鼻子、打喷嚏和流清水样鼻涕甚至会出现鼻堵,睡眠时张嘴呼吸、打鼾等症状。
鼻炎可以吃头孢吗
鼻炎需要结合病情来决定是否可以吃头孢。鼻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如果是急性的鼻炎,患者出现流黄脓鼻涕,可以使用头孢进行治疗,主要急性鼻炎较多是遭到细菌感染所引起,而头孢比较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在使用头孢类消炎药时,首先要明确身体不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如果是过敏性鼻炎或者是慢性鼻炎则不能服用头孢进行治疗,主要这两种鼻炎并没有明显的细菌感染,使用头孢并不能够改善病情。出现鼻炎在使用药物治疗前,还需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检查明确鼻炎类型,结合检查结果,再对症处理。
语音时长 01:27

2021-04-20

90096次收听

鼻炎患者需要检查什么
鼻窦炎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以下是来自耳鼻喉医院的专家为您做详细解答。询问病史: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看以前是否已经确诊过是哪种鼻窦炎。
孕早期鼻炎的应对方法
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症状和感冒类似,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喉部不适等。鼻炎长期不治可能会影响鼻炎患者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如果孕期患上鼻炎,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下孕期鼻炎的治疗方法。
得了季节性鼻炎怎么办
季节过敏性鼻炎,是指在每年同一时间发作的鼻炎,是一种由特异性变应原引发的反应。患者往往有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典型症状。患者鼻痒较轻的,鼻内有蚁动感,比较严重时,会出现连续性打喷嚏,鼻部流清涕等症状。鼻塞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塞。有些病人嗅觉减退或缺失,也可伴有全身不适感。具体表现为四肢无力酸痛、头晕、头痛等。如果延误治疗,还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抗过敏药物,还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考虑静脉滴注治疗或者雾化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可以选择手术疗法。患者过敏程度高的,还可以选择免疫疗法。平时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出门戴口罩。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17

65420次收听

鼻炎有哪些危害
所谓鼻炎它是包含好多种疾病,指的是鼻腔炎症的一个总称。鼻炎包括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慢性鼻炎又包括单纯性慢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每一种鼻炎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它会产生的后果也不一样。比如说慢性鼻炎一般是急性鼻炎转化而来的。比如说我们感冒以后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的症状,这就是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如果经常反复发作的话,可以导致它迁延成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它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会引起慢性肥厚性鼻炎,所以它是一个连锁的这么一个逐渐加重的一个过程。另外每一种鼻炎的后果也不一样,比如说鼻窦炎它可以引起头疼这些问题,所以还得就您的具体问题来分析它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07

2019-11-18

63252次收听

02:29
鼻炎如何治
患者得了鼻炎可以根据病情的分类选择抗感冒药物,鼻腔收缩剂,鼻喷剂或者手术进行治疗治疗。鼻炎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通常跟感冒有关系,感冒后鼻子堵通常是急性鼻炎。急性鼻炎治疗需要使用抗感冒的药物,也可以用鼻腔收缩剂,解决鼻子堵的问题,鼻腔收缩剂的应用时间不要超过一周。慢性鼻炎的症状会反复发作,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喷剂,不建议在市面上随便买药物治疗。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合于鼻甲过度肥大、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手术方法除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外,还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鼻腔收缩剂属于微创治疗,损伤小,效果好。
鼻炎是什么病
鼻炎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无季节性和地区性,在受凉受湿后症状更加明显。现在越来越多人患上鼻炎,鼻炎是感冒的一部分,表现为鼻粘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大多数鼻炎患者会出现头痛,食欲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
鼻舒适片功能与作用
鼻舒片本身就含有很多不一样的中草药,而这种中草药有效的达到通窍的一种效果,虽然说它的功能有很多,但是在服用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一些注意事项,首先不可以胡乱搭配药物,另外如果存在慢性疾病,那么也不可以服用。
鼻出血的原因
鼻子出血有可能是环境过于干燥导致的。环境干燥会影响鼻粘膜,导致鼻黏膜干燥,这样就会鼻出血。如果经常挖鼻子或者是受到了外部撞击,黏膜损伤也会造成出血。身体虚火旺盛或者是鼻癌患者,出血会比较严重。高血压患者同样会有这种症状。

健康华体会平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