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红斑狼疮女性慎用口服避孕的药物

发布时间:2020-09-1660213次浏览

研究发现育龄期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增加罹患红斑狼疮的风险,已经患此病的女性口服避孕药可能会诱发狼疮活动。口服避孕药还可增加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因此红斑狼疮女性应谨慎使用口服避孕药。

红斑狼疮好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故推测发病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有关。美国一项全国性研究(SELENA)评估了雌激素在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安全性,研究发现口服含低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并未增加严重狼疮活动,但SELENA的试验结果并不意味着所有红斑狼疮女性均可使用口服避孕药。病情不稳定、处于抗磷脂抗体所致高凝状态、伴肾病综合征或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的女性,禁止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长期口服单一孕激素的避孕药对红斑狼疮活动没有不良影响,但可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如Depo-progesterone是一种长效孕酮,每3个月注射1次,简单方便,避孕效果确切,因其具有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使用该药不应超过2年。如果想长期使用,就必需坚持每年做1~2次骨密度检查以监测是否有骨量减少,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相关推荐

红斑狼疮的用药指导
红斑狼疮属于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属于一种皮肤疾玻患者在患上红斑狼疮之后不要惊慌,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红斑狼疮用药。
红斑狼疮终身吃药么
众所周知,红斑狼疮是非常难治疗的病症,在诊治的过程中,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由于对红斑狼疮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迟迟看不到病症康复,认为红斑狼疮不能治好,结果肯定是需要持续用药的,那么红斑狼疮终身吃药么?下面咱们就来详细看看吧。
红斑狼疮皮肤症状
生活中大家需注意红斑狼疮的发生,对一些疾病的症状有所认识可以在患病后及时的发现病情,之后正确治疗就能够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红斑狼疮作为如今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患病后要能够对相关的知识予以详细了解才是最好的,那么红斑狼疮皮肤症状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气营热盛证之红斑狼疮有什么治疗方法
气营热盛证表现为满面红赤、高热,不恶寒,皮肤的红斑鲜艳,口渴咽干好喝冷饮,尿少而赤,同时还可出现关节疼痛。治疗应当清热解毒,凉血化癍,方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同时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本方剂的基础上加减应用,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红斑狼疮能生孩子吗
应该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可以生孩子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大家要有信心,但是前提是红斑狼疮需要得到良好的控制,病情稳定以后才可以开始怀孕。因为红斑狼疮患者如果病情还在活跃的时候,一是不容易怀孕,第二就是怀孕怀上了也有可能出现流产、胎死、胎中等等。另外就是红斑狼疮患者没有控制好的时候,怀孕可能出现狼疮病情的加重,从而影响患者本身以及孩子。而且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一些药物,比如说,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都可以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作为红斑狼疮患者,如果需要怀孕,一定要等病情稳定以后,再有一个激素要减到最小量的之内,以免发生激素的副作用。另外免疫制剂也要停用六个月以上才开始怀孕,这是最安全的。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果希望备孕或者生小孩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请产科大夫和风湿免疫科大夫来共同诊治。
语音时长 01:28

2020-08-25

53272次收听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查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查方法可分为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普通抗体的检查,包括抗核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等。特殊检查就得根据怀疑到受累的器官进行,比如怀疑血液系统受累,可能就需要做血液方面的检查,包括球蛋白、免疫电泳、骨穿;如果怀疑肾脏受累,需要做肾活检;如果有神经系统的表现,可能需要做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核磁、头颅CT、腰穿;如果怀疑有皮肤或是神经系统的病变,就要做相应部位的活检,如皮肤活检,可能还需做肌肉和神经的活检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所有的检查是为了诊断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度、受累情况,有多少脏器受累,严重程度怎么样,疾病的活动度怎么样。
语音时长 01:26

2020-07-28

61682次收听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饮食禁忌
系统性红斑狼疮其实对饮食没有特殊的禁忌,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个问题是大部分病人需要吃激素,吃激素时很多病人会食欲大增,而且可能激素本身会引起血压、血糖升高的副作用。所以饮食就要注意:第一,不要因为食欲大增,就暴饮暴食,还是要适当控制食量。第二,因为它有可能会引起血压和血糖的升高,吃饭时不要吃太多甜食,尽量少吃一点主食,因为会有高血压的问题,所以要低盐、低脂饮食。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性的疾病,这时要均衡营养,不能在某一方面过度或是过度的不足,而且要吃一些相对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高蛋白类的食物。禁忌方面其实没有什么,有人觉得芹菜、香菜这些有香味的食物会对红斑狼疮有加重的作用,但是其实没有研究能证明这个说法,目前来说是没有科学依据。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只要管理好血压、血糖各方面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29

2020-07-28

52312次收听

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红斑狼疮还处在发病早期时候,就会伴随着关节疼痛、皮疹、发热、脱发、光线过敏等不适症状。皮肤遇冷或情绪激动时,会出现皮肤由白变紫变红的雷诺氏现象。
什么是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指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除此之外还有盘状红斑狼疮,临床上对于风湿免疫科来讲,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自身免疫病,可以侵犯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包括肾脏,肺脏以及胃消化系统等。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它的预后以及治疗与诊断跟其他的自身免疫病相同,只要患者和家属以及医生能够早期治疗,早期诊断,这样对于缓解红斑狼疮的病人病情以及治愈还是很有帮助的。很多人认为,得了红斑狼疮,好像此生就无法治愈了。不是这样的,规范治疗是完全可以缓解的。
语音时长 00:57

2019-10-08

61315次收听

01:52
红斑狼疮病因
目前红斑狼疮的病因还不明确,其发病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第一,遗传因素。红斑狼疮病人的HLA异常,携带这种HLA基因的病人易患病。第二,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其他的支原体感染等,因感染会引起免疫功能失调,引起发病。第三,环境因素,包括饮食、情绪、天气等。比如,病人的思想负担重,家里或者自己出问题后,压力大、饮食不良、失眠等,从而引起免疫功能、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第四,激素水平,激素在红斑狼疮的发病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
02:01
红斑狼疮怎么治疗
红斑狼疮有针对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两种治疗手段。第一,可用缓解病情药,如羟氯喹,对皮疹有较好效果。第二,对于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其他肾脏损害的病人,可根据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以免造成副作用。第三,生物制剂、白细胞介素及中医的中药对缓解红斑狼疮的病情也有好处。在治疗过程中,切记不要仅仅使用中药或西药,要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结合方式治疗红斑狼疮,才能更有效的控制病情。
01:49
红斑狼疮能治好吗
红斑狼疮不能完全治好。红斑狼疮的预后是大部分患者所关心的问题。虽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内科病不能完全治愈,但经过规范、合理、坚持的治疗后,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达到完全缓解的目的。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比如激素、免疫抑制剂、一些新型药物等,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例如,有些病人的病情长达三十年以上,依然可以照常结婚、生小孩。所以,只要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治疗,红斑狼疮病人会有良好的预后,生存率可达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01:25
狼疮性肾炎是什么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合并症,红斑狼疮会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及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会影响到肾脏,由于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称为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肾。每个病人红斑狼疮发现的早晚不一样,有的人很快,刚一发病肾脏就出现问题,出现大量的蛋白尿甚至有肾功能异常,还有的是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后才会影响到肾脏,不管是什么时候影响到肾脏都称为狼疮性肾炎。当确诊为狼疮性肾炎之后,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
红斑狼疮生孩子有风险吗
孕妇在狼疮活动期要避孕,因为如果不避孕,一旦怀孕,会影响母婴两个人的。所以一般狼疮缓解、没症状才能怀孕;要稳定到半年,不能今天没症状,明天就怀孕,时间要长一些;另外儿童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狼疮病人身体有一种抗SSA抗SSB的抗体,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到胎儿的身体里,出生以后儿童可能得新生儿狼疮,但是这个狼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狼疮,是由于母亲的抗体传到小孩身上,小孩出生以后可能有皮疹、有白细胞减低,但是只要控制的好,一般半年这些都可以消失。但是也有个别案例,生来就可以得狼疮,这是两个概念。还有SSA抗体、SSB抗体可以影响胎儿的心脏,就是心率变慢。所以如果有SSA、SSB抗体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要注意监测胎儿的心脏,一旦心脏比正常速度慢,就要考虑有没有传导阻滞,就要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2:10

2018-09-21

65160次收听

02:14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可以影响身体的很多器官以及组织,这种疾病的病情表现特别复杂。一般情况下,红斑狼疮的病程会反复发作,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个系统。患有红斑狼疮的病人面部非常容易出现红斑,患者也可以出现多发性溃疡的症状,可以出现雷诺式现象,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化验检查,可以出现蛋白尿,可以出现血的异常,比如白细胞低、贫血以及血小板低,或者是会出现无名原因的发热等情况。红斑狼疮主要会影响年轻女性,也包括孕龄期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雌激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小孩男女间的发病比例不大;中年人的比例为1:8;老年后比例又出现减少的情况。实际上,雌激素的变化,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