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预防

发布时间:2018-06-0653632次浏览

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DVT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以左下肢比较常见,尤常见于手术后患者。 在美国,DVT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居第三位。过去人们认为亚洲人DVT及继发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生率低,但据不完全统计,情况并非如此。我国吕厚山等报告,人工关节成形术后DVT发生率为47.1%;崔公让等报告,我国DVT总检出率为21.7%,卒中合并瘫痪病人DVT发生率为25.9%;亚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流行病学研究(AIDA)发现,在亚洲,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31%(61/203例),年龄在70~79岁的病人检出率最高。

术后DVT发生和围手术期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异常以及血液成分异常3个因素有关,所以临床上术后DVT预防主要是避免围手术期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异常或者血液成分异常的各种诱因。术后DVT的诱因包括:

⑴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血容量不足甚至“脱水”状态,致血液浓缩,血液相对高凝状态。

⑵某些急诊或外伤病人需要卧床、下肢制动甚至捆扎及压迫静脉,下肢肌肉泵血功能减退,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组织缺血甚至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诱发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⑶术中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以及泵血功能减退,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流变学异常。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血流变学异常,血液粘滞度增高,根治手术又增加DVT风险。

⑷术中使用牵引器导致血管张力增加,术中器械直接损伤,术时误伤、误切以及误扎静脉,静脉阻塞、静脉外伤或者是静脉管壁和内膜损伤,均可激活凝血机制诱发血栓。

⑸术中血压波动、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均可因低血压时间过长而使血流滞缓。

⑹围手术期组织损伤和炎症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可损伤内皮细胞,诱发静脉血栓,如IL-1和TNF,可刺激内皮细胞合成组织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降低血栓调节蛋白。

⑺术后病人常继续禁食禁水,或病人不思饮食,致血容量不足。

(8)术后卧床、制动及腹盆部下肢加压包扎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

⑼术中术后怕出血过度应用止血药物,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随着下肢DVT和肺栓塞(PE)发病率的增加,其危害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和早期治疗DVT是关键步骤。然而,国内对DVT和PE的预防、重视程度及治疗策略还远不如西方国家。现结合本人的临床经验、国内外文献以及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指南,对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相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⑴围手术期DVT预防总原则:对存在出血倾向的静脉血栓高危病人,应予机械性预防,如穿弹力袜(压力15~30mmHg);阿司匹林不作为预防静脉血栓的常规药物;低分子量肝素(LMWH)、戊聚糖(fondaparinux)和阿加曲班等抗凝药均经肾排泄,在应用时应考虑病人的肾功能状况,必要时应以普通肝素替代;神经阻滞麻醉时,预防性抗凝需谨慎。

⑵ 抗凝预防量:普通肝素 0.1-0.2mg/kg/12h,皮下注射,或LMWH 0.4ml/12h;较高危病人预防剂量为普通肝素0.2-0.3 mg/kg/8h皮下注射,或LMWH 0.4ml/8h合并使用压力梯度长袜(GCS)或间歇充气装置(IPC)。

⑶ 要按病人发生术后DVT危险程度(低、中和高)分别实施预防性抗凝。低危手术即小手术,病人年龄

相关推荐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静脉壁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除此之外,下肢静脉血流滞缓也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情况有下肢长时间固定不动、麻醉引起周围静脉扩张以及肌肉的肌泵作用降低。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液瘀滞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一、血液瘀滞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久病卧床、外伤、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和长时间久坐以及下蹲,都是造成血液缓慢流动、瘀滞的原因,促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二、血液的高凝是由于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分娩等,容易造成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最终促发血栓形成。三、静脉壁受到损伤之后,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比如机械性、化学性以及感染性刺激,都会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2:37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还有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一、腿部抬高和初期的卧床休息,可以缓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急性腿部肿胀的疼痛。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目前最主要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正确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三、溶栓主要包括系统性溶栓和导管性溶栓。四、如果手术或静脉导致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一般持续三个月,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建议持续六到十二个月。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好吗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一般情况下预后效果好。特别是早期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治疗血栓。同时考虑到患者深静脉形成血栓的预后情况,同时会给予患者一些干预性措施,包括在静脉上放滤网,可以防止栓塞脱落形成肺栓塞。长期的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防止血栓再形成或再复发。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股青肿或者股白肿等问题,预后较差,患者后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
02:35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复发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如果不进行规范、积极的治疗,可以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在又称为血栓性深静脉炎症。患者患病以后容易造成肢体病疾,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目前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各种手术。第二,长期卧床。第三,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在深静脉系统里形成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为防止患者再次形成深静脉血栓,会积极给予预防措施,包括饮食调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活血化瘀中药和抗凝药物治疗、按摩、抬高患肢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是什么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包括以下症状和体征:肿胀、疼痛、Homans征、Neuhof征阳性、体表变化、体表变化等。一、因为血液回流障碍,造成血液的瘀滞,然后造成下肢的肿胀,特别是出现单侧的肿胀。二、将足急速背屈的时候,出现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这个肌群主要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三、压迫小腿后方,也会引起局部疼痛。四、患者的色泽、温度、感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情况会发生改变。主要会出现皮肤色泽变深,温度变低,感觉缺失以及足背动脉减弱,包括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减弱。五、体表变化。这个曲张主要发生在一到两周之内。六、一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有没有肺栓塞的体征。肺栓塞主要有三大体征,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7

5547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表现去判断,还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去进行证实。主要的辅助检查有三种:1、实验室检查,称为D-二聚体的检查,2、超声科检查,称为血管超声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一般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特殊情况下的DVT诊断,包括疗效评估,包括VET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敏感性很高特异性很低。3、是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特别注意的是,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中、高、低度三种,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是阴性,对于低度的可能患者就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的可能要做进一步的CT静脉成像、核磁共振的静脉成像或者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加以证实。
语音时长 01:51

2019-11-27

63011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长时间能好
如果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简单因素,比如手术或者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一般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需要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华法林,一般情况下用药时间是三到六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是具有抗磷脂抗体,或者包括两项以上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建议抗凝的时间需要更长一点,一般大于十二个月。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或者是反复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治疗期甚至会大于十二个月。大于等于两次的病人,建议给予终身的抗凝治疗。为防止患者疾病复发,也为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建议还是给予长期治疗。
语音时长 01:19

2019-11-27

54872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患者一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第一,是要注意,避免在膝关节以下垫硬垫,以免影响到静脉回流。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或者紧身的衣物,防止静脉回流的障碍。第二,卧床休息。要避免一些大幅度的运动,禁止按摩患肢,防止栓子出现脱落的情况。第三,抬高患肢,最好使其平于心脏,高于心脏平面二十到三十厘米的范围。这种做法是为便于血液的回流。第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为排便方面的困难,从而引起腹压的升高。其它的一些容易引起腹压升高的动作,比如剧烈咳嗽,其它的肺部疾病,都会引起腹压升高。腹压升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下肢的回流。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腹压增高。
语音时长 01:42

2019-11-27

5711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哪些
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之后,需要积极预防。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第一,手术患者,术前或者术后都必须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术中操作的时候,在临近四肢或者盆腔静脉周围,操作都应该轻巧,避免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因为血管内膜损伤容易形成血管壁的血栓。第二,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硬物,容易影响小腿的深静脉回流。第三,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做一些主动运动,还要嘱咐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运动,尽可能早期下床,防止长期卧床。因为长期卧床也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必要的时候,一般会让患者下肢穿医用的弹力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在进行胸腔、腹腔或者盆腔大手术之后的患者,以及骨折病人、孕产妇,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预防。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27

5930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愈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的,但是严重情况下有可能会进行手术治疗直接手术取出血栓,但是一般情况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理疗康健等方式进行血液循环的促进作用以及加强肌肉锻炼等,促进下肢肌肉的力量增强以及回复活动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01:16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事实证明,下肢静脉疾病与妊娠和产后有密切关系。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从子宫发育到能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开始,一直到分娩约持续4~5个月,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左髂总静脉就处在右髂总动脉和腰椎或骶骨间的夹缝中,容易受压而闭塞。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