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肝脏良性占位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的管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就是因为定期体检,却给一些朋友带来了不小的惊吓。小马是公司白领,刚进公司就进行了一次体检,当拿到腹部B超结果时,自己却傻了眼,报告结果上赫然写着“考虑肝血管瘤,请结合临床诊断”,自己没有任何明确的症状,怎么就得“瘤”了呢?于是慌慌张张的拿着结果去找医生,经过医生的一番诊治,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常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不易发现,又不容忽视的那些“小事”。
一、 肝血管瘤
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间叶细胞肿瘤,肿瘤大小从不到1cm到超过20cm,当超过4cm时,称为巨大血管瘤。这种血管瘤被认为是良性的先天性错构瘤。相当一部分的血管瘤患者没有典型临床症状,也有一些患者有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非典型”症状。仅仅使用腹部B超可以对80%的小于6cm的病变确诊,较大的血管瘤由于异质性更强,则需要依靠腹部增强CT或腹部增强核磁来确诊。一旦被确诊为肝血管瘤,您也不必惊慌,及时就诊。对于肝血管瘤,一般只需定期检查即可,无需治疗。但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或血管瘤超过8cm;抑或在短期内明显增大;还有的血管瘤虽未达到需要治疗的大小但因位置特殊,如靠近大血管,则可考虑行肝血管瘤切除术。对于肝血管瘤位置较表浅的,如位于肝脏的左外叶,则微创手术是首选,如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
二、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在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中发生率仅次于血管瘤。其实FNH是一种正常肝细胞排列紊乱,肿瘤样结节性病变,而并非肿瘤。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可能对FNH的生长和出血产生影响。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平均直径不超过5cm,很少有超过10cm的。患者无典型临床表现。腹部B超可以观察到病变,但不具有诊断价值,无法确诊。而腹部增强CT或腹部增强核磁都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可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FNH可以继续观察。但若诊断不明确无法排除肝癌,或有肝炎病史或甲胎蛋白升高的,则需手术治疗。对于明确诊断FNH,但进行性增大的,若B超观察有体外穿刺的路径,则B超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术是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三、肝细胞腺瘤
肝细胞腺瘤是少见的肝脏实性病变,存在恶性病变的可能。好发于女性。腺瘤为黄褐色,直径可超过20cm。肝细胞腺瘤患者常有明显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主诉是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到肩胛下区,此外重症患者还有低血压、休克、腹腔内出血的表现,甚至可以引起死亡。怀孕期间或产后6周内腺瘤可能破裂或出血。当发生破裂或出血时,查体可见明显的腹部压痛。肝大或腹部包块是常见的阳性体征。如果病变没有发生内出血,则腹部B超、CT及核磁的结果不具有特异性。肝细胞腺瘤一旦诊断,则应考虑手术切除。对发生腺瘤的肝段、肝叶或者半肝进行切除。
四、肝囊肿
单纯性的肝囊肿被认为是由先天性肝内胆管缺陷引起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一般多无明确的临床症状。腹部B超可以对肝囊肿确诊。肝囊肿一旦确诊,无需特殊处理或服药。但当囊肿大于10cm时,或患者出现压迫症状则需处理,可以考虑行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